李克强坦承内忧外患 “撒钱”数万亿保大局

被推迟两个半月的中国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演。这是自1995年以来,北京首次将“两会”召开时间被迫延后至年中。

当天的开幕式重头戏仍然是按照以往惯例由现任国务院总理作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不过,相较于以往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次宣读工作报告的时间从之前的1小时40分钟左右大幅压缩至1小时左右。

中国媒体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仅1万多字。事实上,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此次“两会”日程、会期也被大幅压缩,在5月21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所作的工作报告也压缩了篇幅(仅6,500多字)。而且,人们也敏锐地注意到李克强在读这份工作报告时语速明显快于往常。

相较于以往,这份姗姗来迟的“压缩版”报告并非“年度”报告。2019年12月底开始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社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时状态”,尽管李克强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确在当时已开始按照传统“两会”的节奏在准备,但是很显然后续的疫情“打乱”了节奏,这份报告不得不重新修订调整。

李克强在报告中大幅压缩了常规性内容,而对中国如何应对疫情以及走出“后疫情时代”的危局着墨最多,所有的“调整”几乎都在围绕疫情困局调整年度预期和政策手段。“这事实上是一份跨度一年半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评论者称。

事实上,因为疫情,李克强对今年中国所处形势的判断甚至比2019年“两会”时更加严峻。一年前,李克强只是强调了中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而这次,李克强认为中国所面临的除了“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还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困难局面:1)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2)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为此,李克强在这份报告中首次没有为经济增长速度设定目标值。他解释说,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通观李克强的这份在全场赢得30多次掌声的报告,为了应对当下的社会经济颓势,首先稳定住局势,保证好“兜底”,其祭出的杀手锏概括起来不外“节流撒钱”和以工代赈。

当天,李克强斩钉截铁地宣布将中国年度财政赤字率上调到3.6%以上,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45美元)。须知,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不小幅度的增长。受限于国际通例3%财政赤字红线的限制,中国财政赤字率水平很少超过3%,2016年、2017年赤字率均为3%,2018年赤字率为2.6%,2019年提高到2.8%。
此外,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也将同1万亿财政赤字共计2万亿“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在“十三五”收官和扶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同时也为了从疫情低迷期中尽速脱离,李克强还宣布一系列减税降费、延长贷款偿付周期、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对目前深陷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同时,他还承诺由地方政府安排3.75万亿元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而“撒钱”提振社会经济,各级政府被继续要求“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本级支出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重新安排各类结余和沉淀资金。他警告说,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李克强在释放清晰信号。北京将“牺牲”一年时间的经济增长补缺今年的疫后恢复和扶贫攻坚任务,让政府花大力气压缩开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应用于大规模的投资热潮和扩大内需。如果得当,这不仅能够确保脱贫攻坚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率先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触底反弹,走出阴霾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他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